7月8日凌晨5时,袁河航道提升工程笏洲枢纽跨袁惠渠钢栈桥工地,调度负责人的一声令下划破寂静:“已经降水到位众豪配资,大家开干了。”机器轰鸣骤起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在晨光未启时激烈展开。
袁河航道提升工程作为我省“十四五”重点工程,承载着通江达海、水运振兴的重任。这条全长103.5公里的笏洲枢纽“生命线”,其右岸关键进场桥梁袁惠渠钢栈桥能否按期贯通,直接关系后续建设全局。然而,正当施工全力推进之时,袁惠渠丰盈的水位成了一道现实的屏障。钢栈桥下部基础开挖需降低水位,但渠水此时却关乎下游农田抽穗期的命脉。若断水施工,农民一年的辛劳将面临严峻考验。
笏洲枢纽中交一航局袁河航道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珍君主动担当,一次次叩响袁惠渠管理局的门,反复沟通施工的紧迫性。精诚所至,管理局最终慎重决策,在最大限度保障农业用水的前提下众豪配资,原计划四天的工程量仅给予36小时的低水位施工窗口。
展开剩余40%面对只有36小时的挑战,项目部以袁河航道提升工程项目攻坚党支部“联建强基、联战攻坚、联保平安”为引领,迅速成立专项攻坚小组,当渠水在夜幕中如期下降,渠岸两侧挖掘机同时掘进,钢筋笼精准吊装入槽,模板迅速合围加固,为避开38℃高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,项目部科学调度,将浇筑作业安排在相对凉爽的夜间。灯火通明的工地上,建设者们挥汗如雨,以专业与坚韧对抗着高温与时限的双重挤压。
经过18小时的连续鏖战,最终提前数小时完成桥台两侧下部结构混凝土施工。夜幕下,不远处跨袁河钢栈桥施工现场的灯光与袁惠渠的灯光相互辉映,共同描绘着袁河航道提升工程奋战的篇章。这条18小时抢通的“生命线”,是建设者以汗水浇筑的工程节点,更是党建引领下统筹发展与民生的生动实践。
来源:新余市融媒体中心
文字:通讯员廖小武 汪桂君 赵嘉欣
编辑:黄若晨 校对:陈曦
责编:谢丹众豪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擒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